趣味謎語詩,看詩人們斗才華!你能猜對幾個?
時間:2021-02-06 14:11:58
欄目:歷史



從小到大我們讀過太多的詩,愛國詩,相思詩,惦念詩等等,然則這8首詩你見過嗎?讀完這些謎語詩絕對推翻你對詩歌的想象。所謂謎語詩,就是以詩的形式作為謎面的謎語。謎底指人或物或字。
王安石任宰相時,一位老木匠為他設計了一套宅院。老木匠拿來模型請王安石過目。王安石看后一再頷首,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圃墻壁正中處題了首詩:老木匠思討少焉,恍然大悟,立刻點竄了模型。王安石再看,果真加倍寫意。本來這是一首謎語詩,每句的謎底都是“門”字。意思是請老木匠在后花圃加個門。這首詩謎面上寫的一個怨婦,說是有一個女子的丈夫離家三年不歸。三載春秋,惡風撲門,冷雨敲窗。已到融融天色了,才想到窗紙早該裱糊了,可憐這癡情的婦女,巴心巴意地懸望著國都里的丈夫,算計著他離家的時節,做著團聚的好夢。等啊,盼啊,盼來的倒是一紙無言的嫌棄!實際上這四句詩隱射四味中藥名:半夏、防風、當歸、白芷。鄭板橋棄官后,一日來到揚州書畫社,恰逢一些文人詩人正喝酒助興。此時,他又渴又餓,見屋內柴炭爐上的一把銅壺里水已翻騰,便伸手提壺沖要茶。忽聽一陣哈哈笑聲,眾雅士中的一位長者道:“新來的師長請聽著,想品茗不難,要知我們有個禮貌,喝前須賦詩一首。請以你手中銅壺為題,若賦得好詩,莫說是茶,盡量是酒也由老身包了。”眾文人一聽木雞之呆,當世人得知此人是鄭板橋后,都拱手相敬。二人乘舟,觸景生情,打一謎語,謎面是一首美麗的詞:這條謎語,既借一個封建社會里受盡榨取女子之口,論述了她的不幸遭遇;也惟妙惟肖地對謎底(竹篙)作了形象的描畫。“瘦如柴”便是指傘收起來了,“團聚時”“淚滿腮”則是形容下雨時撐傘。
明朝時代,海南出了一個狀元,叫伯疇。人稱“海南才子”。有一天,他路過一家酒店門口,雇主央求他為酒店賜個吉利。伯疇微笑自如,握筆在手,略思少焉,然后大筆一揮,寫下了七絕一首:人們都在嘖嘖贊美伯疇的詩句美麗,卻有人大呼道:“不,不只美麗,你們看,'一輪明月掛半天’,不恰是'有’字嗎?'淑女才子并蒂蓮’,分明是'好’字;'碧波池畔酉時會’,是'酒’字;'細讀詩書不消言’,是'賣’字無疑。”招牌掛出后,人們都爭相旁觀,故而生意興隆,顧客盈門。招牌的謎底也是:有好酒賣。傳說宋代文壇名流趙明誠,一次外出歸家后怏怏不樂,食欲不振,形體日漸瘦削,父親扣問他,他回覆說,我夢中見一人對我言道:他的父親聽了大笑,猜出兒子說的是“詞女之夫”四個字。因為趙明誠熟悉女詞人李清照,雙方一見鐘情,但在封建社會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,因而郁悶成病。他父親當即允了這門婚事。七人列入管帳培訓班,晚上猜謎娛樂。七人所作謎語離別是:五男二女分居,打得紛亂如麻,欲問何時了卻,直到明朗方罷。
前人留下一座橋,一邊多來一邊少,少的要比多的多,多的反比少的少。
長方院子一墻隔,上下分下兩群鵝,多的不外五個整,少的一個頂五個。
順著念,管帳經常用,倒著念,主意沒拿定。
一只寶盒巧又巧,盒中不滿百粒珠,如果細心算一算,千萬萬萬沒法數。
遠看一本書,近看一窩竹,盤盤一下猜不中,請你再讀十年書。
竹做雕欄木做墻,只關“豬”來不關羊,三個小子來捉豬,嚇得豬兒亂打撞。
七人謎語出完,人人眾口一詞道:“咱們是不約而同,三句話不離本行啊!”本來謎底都是算盤。這些謎語詩在詩詞原有的花樣等的根蒂上加有娛樂性,大多都是文人們閑時所作,花樣奇異、內容雄厚、題材新穎,為人們所傳誦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“聯邊詩 ”“藏頭詩”“同頭詩 ”“繞頭詩” “疊字詩" 等等 。

— 復原 “晨安” ,開啟一天的新生活 —
版權聲明:文章源于收集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侵權必刪。
投稿信箱:1871084747@qq.com
本期編纂:譯史君